《關于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9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市連續發布兩項新政。那么,2020年的北京新聞出版(版權)業將會有什么樣的新氣象?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后,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北京的文化產業,將會以更加規范的姿態闊步向前發展。”王野霏表示,要讓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在實處、落地生根。
做好頂層設計,打通產業鏈貫通上下游
“扎實做好‘十三五’規劃收官工作,及時啟動編制《北京市出版業“十四五”規劃》《北京市全民閱讀“十四五”規劃》。”在王野霏看來,北京聚集了多種優勢,具備實現新聞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和基礎,應作出無愧時代、無愧全國文化中心地位的貢獻。
新聞出版包括傳統出版、數字出版、網絡游戲、音樂和印刷發行等不同形態、業態,涉及多個產業領域,王野霏表示,要用“一盤棋”思維做好頂層設計,打通產業鏈,貫通上下游,做強做大首都新聞出版產業生態。
“落實好《關于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國際音樂之都’、華語音樂全球中心、國際網絡游戲之都建設落到實處,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王野霏說,要做好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音樂產業園區等園區建設,進一步推動實體書店建設。落實好到2020年“實現一區一書城”“建設一批特色書店”和“打造15分鐘閱讀圈”的發展目標;推進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升級;做好出版走出去工作,運用好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傳播等新技術手段以及國際展會,講好新時代的北京故事。“我們還將以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首都版權資源優勢,努力構建要素完備、重點突出、平臺豐富的版權交易產業鏈,大力培育版權運營龍頭企業,打造以版權保護和孵化為核心的示范園區,推動首都版權產業蓬勃發展,努力開創首都版權工作新局面。”
一部精品力作勝過一百部平庸之作
新的一年,北京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舉措,把首都新聞出版業做強做優。王野霏表示,“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完善日常工作制度。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重大選題出版、主題出版、文學創作、古籍整理和數字出版等系列工作方案,完善出版推薦、評審評優和獎勵扶持工作機制,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加大精品扶持力度。重點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和轉化出版工作,著力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要節點主題圖書和數字出版物出版工作。”在王野霏看來,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就要出精品,出傳世之作,出時代標志性著作。“一部精品力作勝過一百部平庸之作。”王野霏說。
“要大力做好重點工程項目,推出一批優秀古籍整理出版、典籍與老唱片數字化產品、音樂作品和網絡游戲等精品出版物。”王野霏表示,繼續做好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宣傳文化引導基金、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等項目評審,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扶持一批雙效俱佳的出版物。同時,加大扶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實施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扶持計劃,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禮贊新時代的現實題材文學精品力作。“要繼續發揮知名平臺作用。策劃籌備好第二十七屆國際圖書博覽會、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和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等重大節展的舉辦、參展工作,展示推介北京新聞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王野霏表示,要推進出版物印刷服務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升級。一方面,進一步深化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工作協調,組織專項檢查和績效評估,鞏固既有體系建設成果,不斷提升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努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按照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的方向,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徑,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在地均、人均產出上實現顯著提升。
發揮區位優勢,形成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新陣容
“繼續開展實體書店項目扶持工作,扶持資金將不少于2019年。”王野霏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基礎工程,是文化管理者最應關注和重視的內容。
王野霏表示,要把萬人擁有0.8個書店的工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區,并督促落實;同時推動校園書店建設,聯合市教委、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出臺支持校園書店建設的專項政策;繼續組織北京市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擴大評選范圍,細化評選標準;組織開展實體書店示范體系研究,制定北京市實體書店示范標準,評選示范企業。
北京市要按照《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高標準做好實體書店建設工作。出臺針對高校書店、社區書店、農村書店等領域的具體措施,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與此同時,積極構建全民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壯大形成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新陣容。”王野霏說,要發揮北京區位優勢,整合利用各種資源,推進央地共建、省市協同、市區聯動,實現全民共享,下好全市“一盤棋”。發揮專家智庫作用,創新理論研究,促進全民閱讀工作開展。
王野霏表示,要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在基層文化網點的布局和質量上發力,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建設一批標志性實體書店。實現高質量發展,從管理到運行,從內容到方式,更好地向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對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治理方式現代化,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體現引領示范作用。(記者王坤寧)